Smith-s-Cloud

Smith-s-Cloud

类型:高速氢云(High-Velocity Cloud, HVC) 星座:天鹰座(Aquila) 距离: 36,000–45,000 光年(11,100–13,700 秒差距)
赤经: 19h 59m 00s
赤纬: -00° 18′ 00″
视星等: 不可见(仅射电波段可观测)
大小: 物理尺度 9,800 × 3,262 光年,视直径 15°(相当于20个满月)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夏季(7月-9月),天鹰座高悬夜空

天体简介

Smith's Cloud(史密斯云)是天鹰座方向的一个巨大高速氢云(HVC),由荷兰天文学家 Gail Bieger(婚后姓Smith) 于1963年首次发现13。该云团以 每秒300公里 的速度运动,并将在 约4000万年后 与银河系的英仙臂相撞,可能触发大规模恒星形成13。 结构与动力学 彗星状形态:史密斯云呈长条状,长约 9,800光年,宽约 3,262光年,质量至少 100万倍太阳质量,主要由中性氢(HI)组成13。 运动轨迹:尽管它正以 每秒100公里 的速度远离地球(因太阳系运动),但实际以 每秒73±26公里 接近银河系13。 碰撞影响:预计碰撞将促使银河系恒星数量增加 8%-10%,并在英仙臂附近形成新恒星13。 起源之谜 暗星系假说:可能源自一个 暗物质晕 包裹的原始气体云,在7000万年前曾与银河系擦肩而过13。 超新星抛射假说:也可能是银河系超新星爆发抛出的气体,但需极高能量才能解释其质量13。 关键证据:未来对其 金属丰度 的测量将揭示是否含重元素(支持超新星起源)或贫金属(支持原始气体云)13。 尽管肉眼不可见,史密斯云仍是研究 银河系吸积与恒星形成 的重要样本,其命运将揭示星系演化的关键机制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