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可能将“失败的恒星”转向黑暗面,创造“暗矮星”

"暗矮星" 听起来可能像是索伦崇拜中土居民的新种族,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新型恒星体,被提议存在于星系的中心。

这里的 "暗" 并非指黑暗魔王,而是指,这种神秘物质构成了宇宙中 85% 的物质。这种形式的物质仍然是不可见的,因为它不与光相互作用,但它确实与相互作用。

也被称为 "失败的恒星",可以充当,迫使这种奇特的物质相互作用。这会释放能量,加热这些失败的恒星,并将它们从褐矮星变成暗矮星。暗矮星积累的暗物质越多,这些黑暗恒星辐射的能量就越多。

如果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并且暗矮星确实存在于暗物质最丰富的星系中心,以及其他星系中,那么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于这种神秘物质必须由哪些假设的未发现粒子组成的强烈提示。

那是因为只有某些暗物质粒子相互作用并 "湮灭",释放能量。可以说,最受青睐的这种自相互作用粒子的例子是(WIMPs)。

"暗物质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因此它可以被恒星捕获并在其中积累,"夏威夷大学的团队成员 Jeremy Sakstein 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它也可能与自身相互作用并湮灭,释放加热恒星的能量。"

褐矮星走向黑暗面

褐矮星之所以被称为 "失败的恒星",是因为尽管它们像恒星一样由坍缩的气体和尘埃云形成,但它们未能聚集足够的质量来触发其核心的。

相关文章